被引排行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两个“三角”
邢福义;<正> O.近年球,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有很大的进展。研究中,学者们主要不是采用静态的孤立分析法,而是越来越注意采用动态的比较分析法,对语法事实进行多角度的考察。在多角度的考察里。两个“三角”的考察特别值得重视。为了方便,本文把这两个三角叫作A三角和B三角。作图表示:
西方身份认同研究述评
张萌萌;身份认同是一个非常难以定义的概念,争议集中于身份认同是"物"还是"过程",形成身份认同的关键因素是个体还是社会,身份认同与排斥是什么关系;大众媒体是传播和维持民族认同的工具,种族起源是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成份,共同语言和生活方式是身份认同的重要构成;身份认同的调查方法多种多样,普遍使用的是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更为可靠。
新闻传播学中刻板印象研究综述
汪露;"刻板印象"这一概念引入中国已有20年。在这20年中,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对刻板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媒介内容中的刻板印象、使用刻板印象的原因及其效果、刻板印象的突破和"反用"、具体媒介工作流程中的刻板印象。当前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在刻板印象与媒介关系的研究中似存在如下两个尚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对什么是"刻板印象"的界定有待廓清与统一。仅从媒介内容归纳刻板印象的内容,多少有误用概念之嫌,既不能全面揭示特定时段中刻板印象的内涵,也无助于深入探索媒介与刻板印象的复杂关系。于是,如何在廓清概念的基础上,揭示刻板印象与媒介的复杂关系,也就成了当前另一个需要进一步深入的问题。
形容词否定式及其级次问题
李宇明本文主要讨论形容词的否定式和形容调否定式的组次及其构成方式。同形容词的肯定级次比较,形容调的否定级次较为简略,但与肯定级次大体上具有对应性。文章还讨论了"同维度否定"的"异维度否定"、"对等否定"和"非对等否定"以及"缺环否定"等与形容调级次有关的否定问题,最后考察了"不"和"没"(包括"没有")这两种常用否定词在否定范围、否定内容等方面的差异。
学报的核心期刊与特色栏目
龙协涛将核心期刊理论引入属于综合类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必须将用数据说话的定量分析与专家审读鉴别的定性分析相结合。一些普通学报的特色栏目,形成了鲜明的文化个性和特色,是打破千刊一面僵局而凸现出独特的“这一个”的生长点。
能受“很”修饰的“有X”结构
李宇明本文以能受“很”修饰的“有X”结构为例认为:1、对立的两极现象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联系现象,构成一个连续统。用过去的“离散”观念研究语法有极大的弊病,应采取“连续”的观念来研究语法,2、共时中蕴含着历时,通过对共时的逻辑上的研究,可以寻找出历时发展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