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2025 01 v.46 32-40
从学派、学统到道统:当代湘学研究的新趋向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重要论述的理论创新研究”(23YBA059)
邮箱(Email):
DOI: 10.16740/j.cnki.cn43-1240/c.2025.01.012
中文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摘要(Abstract):

湘学研究是湖湘文化研究的核心部分,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两个结合”的重要领域。作为当代复兴岳麓书院的亲历者,朱汉民以“近思之学”作为路径,开启了他对湘学的探讨历程。从聚焦湖湘学派到构建湘学学统,进而重释中华道统,朱汉民不断扩充视野、转换框架,由在普遍性知识背景下提炼地域学术文化特色到从地方性知识中探求中华道统乃至人类普遍性价值,实现了地域学术文化研究与中华道统研究的双重创新。他的研究成果不但解决了湘学研究中的一些瓶颈问题,代表了湘学研究的新趋向,也彰显了中华道统“返本开新”的文化活力,体现了当代学人的学术情怀与原道精神。

关键词(KeyWords): 湘学;学术旨趣;湘学学统;中华道统
参考文献 [1]朱汉民.湖湘学派史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2]朱汉民.湘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3]朱汉民.湘学学统与中华道统[M].长沙:岳麓书社,2024.
[4]朱汉民.我的近思之学[J].云梦学刊,2025(1).
[5]钱基博.近百年湖南学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李肖聃.李肖聃集[M].长沙:岳麓书社,2008.
[7]皇侃.论语集解义疏[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267.
[8]朱汉民.湖湘学派与岳麓书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9]朱汉民.湖湘学派与湖湘文化[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
[10]朱汉民.湘学学统与学术旨趣[N].光明日报,2015-04-20(16).
[11]杨树达.积微翁回忆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08.
[12]邓显鹤.沅湘耆旧集叙[M]//沅湘耆旧集.邓显鹤,编纂.长沙:岳麓书社,2007:叙11.
[13]曾国藩.曾国藩全集:第14册[M].长沙:岳麓书社,2011:219.
[14]朱汉民.湘学的学术旨趣[J].现代哲学,2014(3):111—118.
[15]朱汉民.湘学的源流与学统[J].湖南大学学报,2013(1):5—11.
[16]朱汉民.学术旨趣与地域学统[J].文史哲,2014(5):37—46.
[17]方铭,伊雯君.2015年屈原及楚辞研究综述[J].云梦学刊,2019(3):35—44.
[18]张晶萍.近代“湘学观”的形成与嬗变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246.
[19]朱汉民.张栻的学统与道统[J].船山学刊,2023(3):93—104.

基本信息:

DOI:10.16740/j.cnki.cn43-1240/c.2025.01.012

中图分类号:G127

引用信息:

[1]张晶萍,周兰蕙.从学派、学统到道统:当代湘学研究的新趋向[J].云梦学刊,2025,46(01):32-40.DOI:10.16740/j.cnki.cn43-1240/c.2025.01.012.

基金信息: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重要论述的理论创新研究”(23YBA059)

检 索 高级检索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