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journalinfonormal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benqimuci xinwengonggao jingxuanzhuanti guokanliulan wangluoshoufa beiyinpaihang xiazaipaihang liulanpaihang caozuorukou wenbenneirong xiazaizhongxin lianjiezhongxin fangwenliangtongji papernavigation benqimucitupian wangluoshoufatupian beiyinpaihangtupian xiazaipaihangtupian liulanpaihangtupian xinwengonggaosimple xiazaizhongxinsimple lianjiezhongxinsimple jingxuanzhuantisimple
2025年05期
屈原研究

《楚辞玦》抄本系统再考——基于新发现的中国科学院藏抄本

肖选搏;

日本江户后期古文辞派儒学家龟井昭阳的《楚辞玦》,是在其《楚辞》课程讲义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其底本来源并非《楚辞集注》或《楚辞灯》,而是庄允益刻《王注楚辞》。《楚辞玦》只有抄本传世,日本各机构所藏的六种抄本可分为两个系统。中国科学院藏《楚辞玦》抄本属于庆应本系统,可补国内《楚辞玦》抄本系统之缺。《楚辞玦》在训诂考证、分章修辞等方面多有发明,是江户时期日本学者《楚辞》研究的翘楚之作,然亦有疏谬之处。

2025 年 05 期 v.46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屈宋辞赋文献体系、话语体系构建及理论研究”(24AZD033)
[下载次数: 3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从文学经典到短视频:屈原形象的跨媒介重塑

万平;吕佳音;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里,屈原形象已成为一种文化基因,深深植根于民众的集体记忆。屈原形象生成于文学经典《楚辞》,各朝各代不断地对它进行经典化,当今新媒体短视频又对其进行重构,使该形象产生了从神圣性到亲民性的嬗变。

2025 年 05 期 v.46 ; 中华诗歌研究院一般项目“从文学经典到短视频:屈原形象的跨媒介重塑”(2025ZHSGYJY-YB06)
[下载次数: 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当代学术史研究

伦理学抑或道德哲学——一个哲学研究道德的历史考察

江畅;蔡利平;

哲学对道德的研究从哲学诞生时就已开始。这一研究一直属于哲学,但自19世纪以来,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脱离哲学而走向社会科学的趋向。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道德学说就其主流而言是研究德性的,而不是研究规范。近代以来西方的道德学说(被称为“伦理学”)主要关注社会的规范问题,不过仍然认为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的,只不过道德主要被理解为规范。中国儒家和道家主要关注的是个人德性,而不是社会伦理。宋明理学转向了对道德规范的重视,但规范仍被视为道德。当代中国伦理学学者则大多认为伦理学不属于哲学,而属于科学或社会科学。学术界可以将伦理学视为社会科学,可以将伦理或道德作为社会事物来加以研究,但道德是人类独具的本质属性和特有生存方式,需要从哲学的角度来对它进行研究,因而需要道德哲学。

2025 年 05 期 v.46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传统、历史经验和世界意义研究”(24&ZD023)
[下载次数: 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当代青年“博物馆热”的文化镜像及其反思

孟恒艳;

近年来,我国青年群体掀起了一股“博物馆热”。作为文化现象,其价值取向呈现出三个主要维度:寻求文化滋养的休闲选择、开辟文化互动的交往模式、探索民族文化自觉中的身份定位。“博物馆热”的兴起,是民族文化自信提升、青年文化需求增长、博物馆文化传播效度增强、科技对文化生产与消费赋能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博物馆热”这一文化现象的升温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加强文化生产和消费的价值引导的重要性,有助于切实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博物馆文化有效供给与青年多样化文化需求的不匹配,社交媒体带来的表层化、快餐化、碎片化等影响,以及青年文化消费趋于符号化倾向。为延续“博物馆热”的良好态势,应着力提升青年文化消费境界与媒介素养,引导他们在回望历史的过程中积蓄精神力量,并将其转化为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际行动。

2025 年 05 期 v.46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华传统美德参与新时代中国道德话语构建研究”(22BZX081);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明话语建构研究”(KYCX24_0017)
[下载次数: 8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女性文学”与“女性诗歌”

冰马;

考察近三十年来有关女性文学的专题性研究著述、女性文学史专著可以发现,“女性文学”几为“女性小说”代名词。自20世纪80年代始,在“何为女性文学”和“女性文学何为”问题的讨论之初,已形成了这一局面。“女性文学”与“女性诗歌”四十年来形成了一道无形的鸿沟。回顾历史,“女性诗歌”的命名确已站在“女性文学”的肩膀之上,前者不仅是对后者的学术借鉴,还具文学本体论意义上的前卫性和先锋性。关于二者的研究无论是对整体性文学实践现象的总结,还是以个体作家、诗人为对象的研究和批评,都应纳入一种整体性的理论化叙述中,均需融合一定的“历史连续性”意识。

2025 年 05 期 v.46 ; 河池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19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诗歌的嬗变与发展研究”(2023GCC002)
[下载次数: 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哲学研究

青年数字劳动的伦理风险及消解对策

李茂平;

数字劳动依托数字技术,以数据和信息为核心处理对象,展现出劳动主体广泛化、过程隐蔽化、成果共享化、关系复杂化及生产消费深度融合等显著特征。青年作为数字劳动的核心主力军,在社交媒体内容生产、在线游戏劳动化实践、零工经济场景及数字创意产业领域中深度参与,持续创造多元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然而,青年数字劳动面临隐私泄露与数据安全风险叠加、隐性劳动剥削与不公平待遇并存、数字鸿沟加剧社会不平等,以及算法操控导致劳动自主性丧失等多重伦理风险。为此,需强化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推动技术伦理规范发展,系统提升用户数字素养,全面促进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

2025 年 05 期 v.46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大学生志愿服务赋能爱国主义教育及其效能提升”(23BKS147);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大学生劳动教育协同机制及建构路径研究”(22A0668);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及实现路径研究”(22YBA275)
[下载次数: 3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论牟宗三美学思想的三重向度

樊志辉;赵闫;

牟宗三是现代新儒家中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其著述丰赡,研究他的著作也可谓汗牛充栋。然而,目前他的美学思想在学界却尚未成为显学。牟宗三的美学思想以感性生命为起点,经由灵性生命的感性表达,再升华到德性审美。牟宗三的美学思想不仅丰富了中国现代美学的内涵,更为理解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提供了新视角。

2025 年 05 期 v.46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关系的资料整理与研究”(19ZDA015)
[下载次数: 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本期统计数据 more>>

最新动态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

网站访问量

总访问量: 64,991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